close
  月球是什麼?一個遙不可及的樂園、一段美麗的記憶、一場愛情。《吻》劇以一場外遇展開,切入三個角色的內在世界。導演對於節奏的掌握和氛圍的處理拿捏得當,使小劇場小空間可以在整部戲的進行中維持飽滿的能量。舞台寫實,場上大膽的使用水龍頭和瓦斯爐,製造出來關於水聲的意象和危機感是有趣的收獲,那破落的房舍似乎存在關於破落的象徵,導演沒有讓后羿的家和月兔的家做出質感上的差別,否則可能就讓整部戲的調性過於簡單了。

  劇作家展現出了對於故事鋪陳的潛力,文本沒有停留在外遇被發現和月兔自殺是正確的,故事繼續發展讓我們終於看見月兔和嫦娥之所以相愛是原自於一種對於親情缺席的渴求,兩人複雜情感的相互呼應使后羿完全成了局外人。對於這些安排與設計我要表示肯定,但對我而言,這是一部被聰明的導演和厲害的演員救起來的戲。

  為什麼這麼說?文本本身存在某種小說的敘事質感,還沒有完全脫離出文藝的腔調。象徵的使用「水」、「玫瑰」和「月」三大塊沒有理想的接合在一起,這使得三個人以后羿、嫦娥、月兔命名顯得意涵不足而做作。如果換了另一組演出班底,這部戲可能會文藝腔得很可怕,我完全可以想像另一個版本的樣子,兩個女子存在一段相互糾葛的情愛,卻不堪現實男性的迫害。如果這部戲做成這樣,它就毀了。

  如果文案中所說「許愛情一個純美」真的在劇中存在,這個深情的美麗應該來自於后羿。當他對嫦娥求愛不成時,那一巴掌沒有打在嫦娥而打翻桌上的花,這個動作說明了他是一個溫柔的人。我很高興導演黃丞渝不是一個憤然的女性主義者,她讓后羿擁有了飽滿的溫柔,這個溫柔使他掙扎痛苦,也使得他美麗。嫦娥和月兔的世界是無法被介入的,無論她們的感情是否純粹(她們之間總似有若無的吐露她們對於親情的依賴,但到底誰是母親誰是女兒卻又說不出個準)。她們的溫柔只給予彼此,所以對於后羿萬分殘忍。當后羿問起嫦娥:「妳是不是愛上她了?」嫦娥沒有說話,但是鍋鏟的聲音好大,可見嫦娥並不是掙扎無奈,而是沉默的抗議著。我很喜歡導演和演員這些細膩的設計,給了激烈的人燃燒,給了溫柔的人同情。(好吧,也許是我身為男性觀眾的誤讀。)

  而這個溫柔的形象更歸功於演員張家禎。背負著《K24》的原罪,其實很難分清他帶著喜感的深情演出到底是導演的刻意安排,還是觀眾的無情誤讀。但我相信正是因為那份喜感,使得后羿的溫柔活了起來,正因為觀眾接收得到屬於傳統溫柔男性面對困境那種顧左右而言他的尷尬與偏執,才會對於那種哭笑不得的困境發笑。

  《吻》劇是一部讓人看完會期待下一部作品的戲,看得到才華也看得到誠意。看到台南人劇團和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如此有力的發聲,陷於某種泥沼中的北部學生團體和專業劇團可能需要加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