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劇評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爆雷,所以先不多談劇情,就讓我旁敲側擊一番,說一說為何推薦《戰》,為何不得不戰,為何值得一戰?

  符導的戲,一直以來都有屬於他的質感;相較於王嘉明的現代感、形式感,符宏征老師給我的感覺,從來就是一種古樸而原始、野性卻優雅的氣息,像首豪放的古詩。

  在這樣的氣質下,《戰》以運動做為形式、隱喻,談了人生。

  劇場有時給我的感受就是這樣,生命中某些課題浸泡在導演與演員的靈魂中發酵,再裝入形式精美迷人的酒杯裡,我們便能讀到原來有些事情,會有一些不同的色澤、香氣與口感。

  而《戰》,像杯順口的啤酒。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其實一開始看到是梁志民導演,就沒抱著太大的期待,但仍舊衝著兩個老牌演員去湊了個熱鬧,果不其然,在梁老的督導下,莎劇發揮了八點檔通俗劇百分百的功力。

  當然沒有人規定莎劇不能像是八點檔,因為其實莎士比亞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通俗劇,男歡女愛、報仇雪恨、叛家叛國,重點在於你從哪個角度去詮釋、演繹。果陀的作品一向走大眾路線,梁志民更是箇中好手,導演方式可以用「俗擱有力」來形容,這次的《尖峰對決》,就是這樣的作品。

  通俗劇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如果整部戲就這麼攤開來,一切簡單明瞭淺顯易懂,有需要動用到兩位號稱台灣最有實力的演員嗎?將情緒處理到位,節奏抓準,只要是基本功夠好的演員就能完成的。莎劇特別的地方在於,你要它是雞它可以是雞,你要它變成牛它也有牛的實力,但今天梁志民擺明了要它做雞,殺雞何苦用牛刀?

  金寶的表演出色,層次拉得分明,也可以看出他試著在簡單的表演中增添一些新把戲,可惜伊阿高到最後只讓人覺得糟糕,無法表現得使人又愛又恨。相較之下李立群的表現反倒令我失望,他看起來像喝醉酒了。不斷無意識的後退動作,單調的身體表情,了無新意的表演,除了節奏有到位之外,幾無層次的演出讓人覺得他只是個貪戀美色懦弱的大男人,而不是一個身經百戰受人景仰的黑人將軍,實在讓人感覺不到他有什麼可愛或值得同情之處,反而讓人覺得他的軟弱令人討厭。看著伊阿高問剛才那位是伊阿高嗎還真是經典的錯誤啊。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眾化就一定需要簡單到這種地步,為什麼通俗就不能存在有掙扎、矛盾,為什麼易懂就代表平板的角色,但似乎這麼無趣的東西還是被大多數人喜愛。大家到底是真的被感動到了,還是只是因為劇情的發展該要感動了?到底是演出感動人了,還是充滿善意的想像力感動人了?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昨天看完part1,今天歡歡喜喜滿懷期待的續看part2,想不到結果卻叫人有些失望。part2隨著時間的推移,劇情發展節奏竟然從傳統戲曲變成了八點檔,讓我有點擔心之後要再上的part3該不會要出現霹靂火的情節吧?那種純樸緩慢的悠然質感,在一次又一次刻意設計的高潮下完全變質,亮暗場次數大幅增加,像每十五分鐘就要進一次廣告似的。

  在這樣的劇情結構下,那些從胡撇仔脫胎出來的表演方式問題就出現了。為了適應那種野台環境,一景只處理一個事件一個問題的敘事節奏可以使不專心的觀眾更容易進入狀況(同時,也讓那些中途加入的觀眾不被排擠),放慢、誇張、明顯套招等等獨特的表演風格也是配合這樣的需求發展出來的。劇本的敘事和演員的表演必須要被整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該有的效果,part2在這個部分沒有part1做得成功。

  這也是一個續集魔咒。《浮浪貢開花》的故事本身有一個問題存在,那就是要做part1~3,但其實part1就已經將故事與人物說滿了,使這部戲本身沒有做續集的本錢與必要。我們不難發現,part2雖然看似part1的延續(阿才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愛將阿姨心結的進一步解開),但其實骨子裡只是part1故事的再重覆而已。人物沒有更多更新的面向被我們看到,兩個小時下來只是老套的劇情推著平板的角色前進著。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我常會想,在文化多元混雜的台灣,到底有什麼是台灣真正獨特的風格?儘管我們可以像辨識好萊塢、日本電影、歐洲電影那樣從特定特徵中分辨出國片,但其實那些特徵常常是不成熟技術留下的痕跡,就好像我們口中的「台」,其實是接近一種模仿歐美上流社會卻很失敗的品味,使得提及本土的詞彙都隱含著幾許貶意。

  台灣許多創作者都試著尋求本土,但大多卻只是僵硬的嵌入特定元素,沒有真正的整合。對我來說,《浮浪貢開花》在這一點上,表現相當傑出。我完全可以明白為什麼這會是一部相當適合「帶爸媽來看戲」的作品,因為這部戲其實正是脫胎自老一輩人習慣的劇種──胡撇仔,讓我戲看著看著,要以為自己是在廟口排了椅子坐下來看戲。

  胡撇仔美學──節目單上是這麼稱呼它的──是一種脫胎於胡撇仔(簡單來說,是一種歌仔戲野台的形式)的表演美學,那些刻意的面台與放慢,明顯的套招和誇張,如果仔細留意,《浮浪貢開花》裡處處有胡撇仔的影子,台上的阿才不斷使人聯想起歌仔戲裡的丑角演員。「慢」這件事在喜劇上是相當有趣的,因為幾乎所有的喜劇都是快的,慢只是偶爾為之的變奏,但在《浮》劇中卻恰恰相反。從情節展開的速度開始,這部戲就一直很慢,幾乎一幕只會交待一個事件(這和胡撇仔也很像)。表演也如上所述,刻意面台、放慢,喜劇動作極大,套招相當明顯。平常這種處理都會干擾觀眾對於喜感的接收而無法達到效果,但當這些「問題」全湊在一起時,突然全都相互融合,因為慢,使得誇張不顯得用力,也因為慢和誇張成立了,明顯的套招也變得可以接受。而這些行為本身又可以承載支撐慢節奏的能量,讓整體不會因放慢而變得沉悶。金枝使用了這種相當獨特而完整的表演系統,卻又很成功的融入現代戲劇元素裡,使整部戲得到了傳統本土的養分,卻又不流失戲味(傳統劇種大多是為演員服務,使演員表現個人功力的機會增加,卻也連帶影響了戲本身的份量),相當出色。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劇是什麼?在我想像中,音樂劇本身就是一段完整的音樂,無論是樂曲、歌曲、唸白與動作,都是這完整音樂的一部分。所以音樂劇中,除了歌曲好聽、舞蹈好看、劇情好吸引人之外,節奏的掌控就變得相當的重要,我甚至覺得,它的重要性可以決定一部戲到底夠不夠格算是部音樂劇。很抱歉我用了「夠格」這個詞,因為這代表了音樂劇在我心中崇高的地位。台灣自製音樂劇往往有幾個毛病:

  一、歌詞僵化:在曲子的方面我覺得水準夠了(也不知是我耳朵不好,還是因為音樂無國界?),但是歌詞的水準還跟不上。這也許是中文本身限制問題,常常使歌詞不是太過口語唱起來很彆扭,就是太過文言排比整齊聽起來很疏離。而且在劇情鋪陳的推動上也顯得力道不足,如果沒劇情要鋪,常常就是換句話說一唱再唱;如果有劇情要鋪情緒要轉,又常常草草收尾強硬開頭,轉得很硬。但看許多出色的流行歌曲並不盡然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也就不應該把錯都推到中文身上。

  二、劇情無力:無力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太過八股,有的則是變化有餘,緊湊不足。造成這些原因往往是由於沒有真正有趣的角色出發,缺少特色。而當我們試著要去塑造角色特色時,又常常使用太過簡單的方法。稍微想像一下如果你要表現一個忠肝義膽的人你會怎麼安排?然後問問你朋友,你可能會發現你們的答案異常類似,更有趣的是,進了劇場也會看到類似的橋段。這使得戲變得很乏味,而一部乏味的戲無論加入再多好聽的歌曲或精彩的舞蹈,仍舊是乏味的。偏偏台灣的音樂劇總是本末倒置,如同有人曾說的好:「戲不夠,拿歌來湊。」。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有單薄攻擊,不見犀利防禦的《回家》。

  這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劇本。對我來說,那些看似跳躍不著邊際沒有意義又瑣碎的對話,都是一道道攻擊與防禦的密碼。沒錯,我心中的《回家》是關於攻擊與防禦的。五個男人間的戰爭,一個女人的介入,男人與女人間的戰爭。

  導演和演員的選擇令我有點訝異,這戰爭感覺未免也過於明目張膽了吧?我覺得這個劇本需要的,是一種舉重若輕的氣氛,套句鄉民的話:「認真就輸了。」當一個人很認真的講出諷刺或酸刻的語言時,基本上就是承認自己受傷了。所以當場上每一個重點句被停頓被嚴肅所強調時,就顯得每個角色都脆弱得像剛加入這場權力遊戲一樣。為什麼認真不適合這個劇本,讓我舉個有點不太像樣的例子。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們同學之間很流行講冷笑話,但我有個朋友從來不在別人興致沖沖跑來和他分享時,回答:「哇,好冷喔。」,如果你和他講小美家爆炸了,他會一臉認真問你那小美有沒有受傷。因為他知道那些愛講冷笑話的人要的就是別人覺得他們很無聊很冷很白目,所以他從來不買單。所以,一個攻擊與防禦的高手需要不動聲色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知道,對方就是要你生氣要你聲音放大要你失控,所以你照做就等於被對方得逞,就等於你輸了。所以那些高手的餐桌上總是談笑風生,讓那些刀光劍影全藏到了長長的桌巾底下。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一瞬間,台下的大人們全都變成小孩了。

  我完全想不透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台上明明沒有發生什麼奇怪的事。只是像我們尋常營隊劇那樣,誇張有喜感的造型與動作,沒什麼邏輯的劇情,簡單老套到不行的喜劇手法和音樂搭配,但全場觀眾都樂不可支。原來光靠把表演練到爐火純青,就可以輕易讓觀眾拜倒在他們的小丑鼻子下。坐在四樓遙遠的觀眾席上,我覺得自己像在欣賞一部精心製作的3D動畫。

  不在舞台機關和表演內容上多加論述,以免破壞了觀賞樂趣。但我覺得想要體會一下所謂「精準」,這部戲真的值得一看。精準到一個轉頭如此簡單的動作都可以叫觀眾哈哈大笑的喜劇節奏,真的是神乎其技。台上冰天雪地,但你卻在不知不覺中被表演融化,完全卸下了心防。上半場結束時,我一度以為這就是一場趣味橫生的默劇演出,但是下半場一開始我就發現我錯了,因為戲劇院裡馬上上演了一場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大越界。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實說我沒有很喜歡這部戲。

  編劇的論點和語言都相當的犀利幽默,對話處理的相當好(如果不是有得過劇本獎,我甚至要以為那些流暢的對話是即興出來的),美人魚故事的呼應隱喻也相當有趣,但整體而言卻有種創意有餘,發揮不足之嫌。這裡要分兩點來討論,首先,編劇到底想表達什麼?是小胸女子的心路歷程,還是藉小胸真命苦批判主流價值對人洗腦的可怕?如果是前者,最後近乎「真愛無敵」的結尾就解決的過於簡單。為什麼說是真愛無敵,而不說是維妮終於接受一切問題其實是自卑作祟不是別人的眼光?因為找不到是什麼改變了維妮使她終於願意相信男友的語言,仍至願意給彼此一個機會。看來看去,都只是因為愛啊。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喜劇選擇的問題,這個選擇本身使得前面所有劇情都帶著「為編劇服務」之嫌,每個場景都只是為了替小胸女性抱不平而存在。該說的說完了,掙扎就可以結束,The end。這樣一來就白費了前面對於角色的苦心經營,所有角色都平面化了,相當可惜。

  如果說其實小胸女子只是一個引子,角色也可以只是編劇的工具,編劇的目標是放在主流社會價值的不應該呢?這樣的選擇是可以的,但劇本本身對於小胸女性的同情過多也限制了劇本的深度,當劇情從小胸女性真命苦發展到大胸部等於大老二再到其實我們的痛苦都是來自於為了服務主流價值滿足對方時,我原本以為終於要進入深刻的東西了,結果卻只有驚鴻一瞥,也讓我覺得不應該。如果劇本就是小胸部真命苦開始到小胸部真命苦結束,那其實最精彩的部分都已經出現在文宣裡了,為什麼我還要進劇場看這部戲呢?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纏繞著我們的憂鬱,很輕也很深沉,所以我們又笑又哭又痛苦又快樂。

  Q:陶維均一劇結合了演出的鴨嘴獸們,心底的憂鬱。在我眼中,這是一部相當富有當代精神的戲。拼貼彼此的憂鬱,相互扮演彼此嘲諷,每個段落都把自己挖開,憂傷卻又幽默。

  這部戲成功之處在於它的真誠,裡面主要的故事元素都是取材自演員自身的真實經驗,所以格外容易有能量且能取得共鳴。這次演出的幾乎都是台大戲劇系中相當具有個人魅力的演員,當他們在台上放開玩耍在台上扮演自己時,最好看。加上導演良好的節奏控制和大膽的嘗試各種形式,使整個場面流動的相當熱鬧,而這熱鬧襯在那些悲傷故事底下時,更顯出了現代年輕人面對這些事情的態度與特質。是因為我們心底難過,所以才笑得比誰都大聲。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忘記時間,我們還可以多美?

  我們的身體可以變成河,變成火,變成風變成大地變成慾望,變成吟誦的第一聲或是變成,被超生的邪惡。

  那樣的博鬥會有多漫長?與自己的。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次女節第二週的節目,上半場《可以不存在》,下半場《家?甜蜜的家!》。

  《可以不存在》基本上是可以不存在的。劇情主要分為四大區塊:一開場的照片秀、與老公務員的相遇、和朋友的相處與和自己最後所尋找到的某個解答,講述總是想走「安全中間路線」的人想自我突破卻又無法的糾結與掙扎。會說這部戲可以不存在,一個最大的問題來自於導演與編劇的手法都太過簡單與自溺了,以老公務員的安全呼應主角的安全,以朋友的魅力對映主角的保守,這樣結構的安排是很傳統的,內容則利用老公務員獨白和朋友與主角的似交談又似向觀眾對話的方式在支撐,這也是極傳統的。想要傳達的掙扎與無奈全都用「說」的,觀眾聽到,但卻感受不到。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事件或意象去感動觀眾(照片和最後皮球的效果都是概念先行的東西,而不是真正讓人看了會有相關感觸的東西),是這部戲最大的敗筆。整體而言,這部戲基本上只有學生作品的水準而已,不夠精緻,不夠完整,有滿腔的想法想抒發,卻沒有足夠的技巧和創意去支撐。這部戲本身就像劇中的主角一樣,因為過度安全而失去了存在感,結果就下半場的戲一開演後,這部戲真的「可以不存在」了。(這實在是太諷刺的隱喻了)

  《家?甜蜜的家!》是部獨角戲,創作者以家的概念出發,講述英國文化中從小在家庭中學習到的壓抑。舞台選擇了這種壓抑教育的主戰場──餐桌,小孩從餐桌上學習到什麼該說該做,什麼不行。整個形式其實也是類似獨白和觀眾對話,但同樣傳統的敘事方式,在與《可》劇對比後就可以發現《家》劇的創作者是如何利用豐富的肢體與俐落節奏配上時不時的幽默來讓觀眾享受這頓「批評」大餐。大家都知道她在罵人,但是卻不會因此而不耐。我個人很喜歡在超級巿場買東西的段落,看別人買什麼就可以判斷這個人好像是什麼樣的人(但其實這也是種壓抑!因為你連買東西都必須在意別人的眼光)。死刑犯的段落更是有趣,先講述法國總統在離職前的一餐是如何的精緻殘忍(被吃的食物被以殘忍的方式養育並殘忍的烹調連吃法都是一口把頭咬下來的殘忍方式),而死刑犯在死前最後一餐要求的,卻都是家常到不行如薯條起士火腿之類的東西。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別於《吻在月球崩毀時》那種要講些什麼被藏了起來的文本,《愛情生活》是一部什麼都沒有用力去說的戲,文本本身非常單薄,角色極其平板,如同劇作家所設的人物名字「貓」和「狗」一樣。他們是男與女某種典型的原型,故事也是愛情某種典型的原型。它很芭樂,沒什麼新意,但也因為它的芭樂,給了觀眾極其輕巧的樂趣。

  這部戲很迷人,因為它什麼也沒有背負,劇作家在整部戲裡所下的功夫就是大量的取悅觀眾,演員也是,導演也是。也許正是它賦予「生活」之名,所以可以如此放肆的通俗卻又如此放肆的可愛。這部戲是劇作家語言炫技的展現,也是演員肢體開發與節奏拿捏一個很好的考驗,本劇兩名主要演員表現可圈可點,將喜劇的能量和節奏丟接得輕快有朝氣。一開場的浴缸戲一度讓我有些害怕劇作家又是一個自命清高使用撲朔迷離語言的人,但很快便發現我多慮了,它通俗沒有厚度到一個理直氣壯的地步,像網路小說一樣輕巧。面對這樣的劇本,導演也很自在的let it be,沒有做太多刻意的東西。

  也因為這樣,這部戲沒什麼特別好說的東西。它很適合拿來給學生演員練基本功(雖然尺度有點開放)。它是現在消費娛樂時代的產物,很fun,沒什麼營養。有時我會覺得其實這樣的東西更適合舞台劇,因為現在台灣舞台劇的生態每部戲都像是用過即丟的消耗品,無法重溫,所以就讓它不需重溫。《愛情生活》是部好看,但不太會讓人想再看第二次的戲,就是這樣。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月球是什麼?一個遙不可及的樂園、一段美麗的記憶、一場愛情。《吻》劇以一場外遇展開,切入三個角色的內在世界。導演對於節奏的掌握和氛圍的處理拿捏得當,使小劇場小空間可以在整部戲的進行中維持飽滿的能量。舞台寫實,場上大膽的使用水龍頭和瓦斯爐,製造出來關於水聲的意象和危機感是有趣的收獲,那破落的房舍似乎存在關於破落的象徵,導演沒有讓后羿的家和月兔的家做出質感上的差別,否則可能就讓整部戲的調性過於簡單了。

  劇作家展現出了對於故事鋪陳的潛力,文本沒有停留在外遇被發現和月兔自殺是正確的,故事繼續發展讓我們終於看見月兔和嫦娥之所以相愛是原自於一種對於親情缺席的渴求,兩人複雜情感的相互呼應使后羿完全成了局外人。對於這些安排與設計我要表示肯定,但對我而言,這是一部被聰明的導演和厲害的演員救起來的戲。

  為什麼這麼說?文本本身存在某種小說的敘事質感,還沒有完全脫離出文藝的腔調。象徵的使用「水」、「玫瑰」和「月」三大塊沒有理想的接合在一起,這使得三個人以后羿、嫦娥、月兔命名顯得意涵不足而做作。如果換了另一組演出班底,這部戲可能會文藝腔得很可怕,我完全可以想像另一個版本的樣子,兩個女子存在一段相互糾葛的情愛,卻不堪現實男性的迫害。如果這部戲做成這樣,它就毀了。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密歐與茱麗葉》講述一對年輕男女(羅密歐只有十六歲,茱麗葉則只有十四歲)因生在彼此仇視的家族,無法順利共結連理的故事。這個本事是大家都熟悉的,但其實莎士比亞在之中埋藏了許多複雜的次要人物內心世界,值得我們去摸索。王嘉明參與台大戲劇系學期製作,搬演廣為人知的莎翁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並重新詮釋為「獸版」。到底「獸版」所指為何呢?也許我們可以從文案中「青春是一頭神秘莫測的野獸」來談這次的戲。

  在上半場中,我們可以從導演在羅密歐身旁一群狐群狗黨的用心看出關於獸版的一絲端倪。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羅密歐貴族公子的瀟灑形象,王嘉明心中的羅密歐,其實就像是大多數十六歲青年一樣,有一群年紀相近的朋友,每天泡在一起,只對打架鬧事還有女人感興趣。他們肆無忌憚的開黃腔、打鬧、嘲諷看不順眼的人,這群年輕人像極了《發條橘子》中那群整日為非作歹的小混混,只是他們並不真的去做壞事罷了。我們看到了「獸」與「慾望」的大量連結,導演似乎想利用「獸」來詮釋還未受規範的年輕人們對於慾望追求的那種野性。

  在場景的運用上也有許多巧妙的設計,一開場有如音樂劇般的明快節奏便使人眼睛一亮,甚至讓人有些聯想起格鬥遊戲。導演在整部戲中配角的安排都相當具巧思,每個移動每個姿勢都成功的幫助了節奏和畫面的建立。舞會的場面也處理的相當有趣,在狹小的空間裡放進大量的人員並且以大動作的舞姿佈滿空間,製造出了彷若真的置身舞會中那種必須穿過重重人群才能發現目標的感覺,擁擠卻不落零亂,整個畫面的疏密程度拿捏得很好,而且勇氣十足。下半場將婚禮和喪禮佈置巧妙接合的設計很棒,有意無意的和劇情發展完成毫不突兀的連結,無論在氣氛上或節奏上,導演對於流暢度的掌握相當成熟,畫面的構圖能力更是讓人驚嘆,每個有著十多人的場景全都精美得宛如一幅畫,簡直不可思議。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狗比的戲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從聲名大噪進軍台新藝術獎的《惡了》,《第五號徵選者》,《山腳下人》到今天的《匡匡人‧硬著陸》,相信經驗老到的看倌都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狗比公式」。狗比建立出了屬於鬼娃的風格,對創作者而言是件好事,卻也是個危機。

  《匡匡人》講述一個犯罪集團「囚犯子」的故事,他們買低賣高不知從何而來的「匡匡人」從中牟利,但因上游供應商無端漲價,於是集團中的小弟不顧大哥的反對,決定尋找「匡匡人」的製造方式,為此他們彼此傷害,最後所有人都成了「匡匡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題材,但在我看來,卻很可惜的被玩壞了。

  首先是劇中關鍵環節「匡匡人」,這個意象其實非常強烈而且內涵豐富,我們不難想像出好像扭蛋一樣的玩具,或是之前殘酷的方塊貓,但裡面裝的卻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類。劇中對於匡匡人的用途說明是:可以當寵物、可以當玩具、可以當朋友、可以當情人等等等。如此看來,他們賣的匡匡人是一個替代品,你的人際關係中少了什麼,你就可以買個匡匡人補上。但在劇中這個可以處理人際之中極多議題的素材卻完全被浪費而扁平化了,它被簡化成了一個「需求」,就好像單單純純是件滿足慾望的商品,只是剛好它是人罷了。這個簡化使裡面所能蘊含的所有人性可能全數消失,使這個最應該可以刺入人性,刺入這個因資本主義而變調的世界的題材變成了一部單調乏味的俗爛戲碼。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比想像中好,但看完卻覺得不夠好的戲。

  因緣際會在一年多前便先讀過劇本,一直好奇這樣的文本會被如何呈現。當我在觀眾席選定位置坐下,看到舞台時,好想用力拍自己的額頭──我怎麼沒想到呢?黑色的舞台上只有一張筆直的紅色長椅,而四周地上則散落著白色粉筆。我光是想像演員拿著粉筆在地上塗塗抹抹就有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太聰明了。我好喜歡這個舞台這個安排。

  表演開始是一段小提琴獨奏,服務今天是母親節,提琴手先拉了一段與母親的偉大有關的曲子(曲名我忘了)祝大家母親節快樂,算是開了個好球。之後一段的小提琴獨奏,配上鋼琴配樂,也許想營造一個雙人舞的感受,但有點過長,而且感覺與之後燈亮演員開始表演是斷裂的,就顯得有些多餘了。這個多餘也出現在結尾的歌曲播放,暗場了好久才放(也許是在等演員回到台上,但歌曲的長度夠長,場上又是全黑的,為何需要等演員?),放到歌曲結束才燈亮謝幕,冗長得像是在打歌。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