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比想像中好,但看完卻覺得不夠好的戲。

  因緣際會在一年多前便先讀過劇本,一直好奇這樣的文本會被如何呈現。當我在觀眾席選定位置坐下,看到舞台時,好想用力拍自己的額頭──我怎麼沒想到呢?黑色的舞台上只有一張筆直的紅色長椅,而四周地上則散落著白色粉筆。我光是想像演員拿著粉筆在地上塗塗抹抹就有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太聰明了。我好喜歡這個舞台這個安排。

  表演開始是一段小提琴獨奏,服務今天是母親節,提琴手先拉了一段與母親的偉大有關的曲子(曲名我忘了)祝大家母親節快樂,算是開了個好球。之後一段的小提琴獨奏,配上鋼琴配樂,也許想營造一個雙人舞的感受,但有點過長,而且感覺與之後燈亮演員開始表演是斷裂的,就顯得有些多餘了。這個多餘也出現在結尾的歌曲播放,暗場了好久才放(也許是在等演員回到台上,但歌曲的長度夠長,場上又是全黑的,為何需要等演員?),放到歌曲結束才燈亮謝幕,冗長得像是在打歌。

  整體而言,我覺得演員的表演都是對的,但是沒有出人意表的感覺。單承矩的詮釋動作極簡,情感內斂;萬芳的陳淑芬則與久坐長椅上李政國相反,動作豐富,滿場遊走,形成了一動一靜的對比。很對,但是太簡單。有好幾次我看到萬芳提到「正義使者」演正義使者,提到「酒鬼」時就演酒鬼,這種表演方式對於陳淑芬這個角色的詮釋是對的,但就是太簡單了,讓人看久之後感到乏味。同理單承矩的李政國也是一樣,中規中矩,卻不迷人。兩個人對於「讀信」這件事的選擇也不統一,萬芳讀信像是和假想對象聊天交談,單承矩則直接做成「讀信」,連句尾語助詞「吧」、「嗎」都咬得乾淨甚至有些生硬,這種落差也許可以以角色本身詮釋差異去解釋,但卻更讓我相信是導演沒有留意到這個形式上的應不應當統一,使台上產生了一人讀信一人交談的怪異氣氛。

  導演方面,很多安排是極具巧思的,諸如上述提過的以粉筆在地上塗寫,和讓長椅變成翹翹板的設計(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舞台)以及四面台的選擇等等。我甚至覺得選擇華山做為這次演出的場地是個明智之舉,破落的牆面與建築結構使人有置身舊時回憶的感覺,在這樣的空間裡演一齣關於回憶的戲,相當美好。但這許許多多美好的巧思卻在呈現之中顯得美中不足。

  先談到四面台,四面台也是一個相當適合這部戲的選擇,這戲就該被包圍著看,讓它在觀眾的中心發生。有人覺得多面台因為會看見對面觀眾所以會產生疏離效果,但我覺得四面台反而有種消除觀眾與表演之間距離感的效果。但導演的安排卻不像利用了四面台,反而被四面台所困住了。大量90度的調度選擇顯得單調,像是為了服務每一面的觀眾刻意的安排,利用面向來製造時空跳躍的手法簡單但不成功,如果在長椅的使用、面向角度的安排、空間的利用可以有更多選擇的話,整部戲看到最後才不會有種疲乏感。

  再來談到粉筆。在我想像之中,原本以為整個地板會像黑板一樣被字和圖案塞得滿滿,甚至擦了再寫,寫了再擦。結果是只有陳淑芬在地上作畫,畫的內容我很喜歡,反映了淑芬每個時期的態度,用得非常好。但李政國完全沒有使用到,我覺得很可惜。雖然可以想像這是為了畫面乾淨考量,而且最後在淑芬過世後也以政國對地上的畫作一一檢視做為某種意象或象徵,但如果他所檢視的不只是淑芬的畫作,還包含了自己曾經寫給淑芬的一些字句,不是更有回顧過往與追憶的感覺嗎?我只是覺得如果政國也可以使用粉筆的話,就不會老是被綁死在椅子上,只能不斷的轉換面向了。
  
  再講到翹翹板。戲一直進行到中後段椅子才變成翹翹板,我覺得有點可惜,一直在思考有沒有可能在更早一點讓翹翹板出現。翹翹板這個意象在這部戲中可說是非常貼切的,一種遠距離的交流、角力和小心翼翼的平衡。這個意象尤其在兩人見面之後回到各自生活的片段中尤其鮮明(這也是翹翹板出現的地方),兩個人互相知道彼此的感情,卻因為不想破壞彼此的生活而選擇繼續寫信,信中禮貌往來互相祝福關心通報彼此生活近況,每一字每一句都努力維持著微妙的關係平衡。但導演的使用方式卻讓我懷疑他只是想讓長椅旋轉,因為他最後選擇讓兩人像在翹翹板上快樂的飛翔。也許這是詮釋上的差異,但這就和之後的劇情推演顯得衝突。第二次翹翹板的出現更是毫無意義,只像是為了讓淑芬的獨白可以環場讓所有觀眾看見。一個如此好的巧思被過於功能性的運用,真的是萬分可惜。

  所以結論是,一部比想像中好,看完卻覺得不夠好的戲。戲中一再出現讓人心神振奮的巧思,卻沒有得到更進一步的運用。使人感覺整部戲新鮮有餘,耐看度卻顯得不足,到了後半段時有種重複的感覺(儘管很奇妙的是,劇情本身並沒有重複而不斷向前推演)。這完全是畫面調度與經營上的問題。

  近來看了幾部外表坊的演出,都有類似的感覺──技巧成熟,但卻沒有精益求精、自我突破的表現。這樣的導/表演藝術水平會讓人相信這在當年確實有動人的可能,但藝術每個創新的同時也被收編,如果無法再更進一步的話,終究難逃凋零的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