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茱麗葉》講述一對年輕男女(羅密歐只有十六歲,茱麗葉則只有十四歲)因生在彼此仇視的家族,無法順利共結連理的故事。這個本事是大家都熟悉的,但其實莎士比亞在之中埋藏了許多複雜的次要人物內心世界,值得我們去摸索。王嘉明參與台大戲劇系學期製作,搬演廣為人知的莎翁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並重新詮釋為「獸版」。到底「獸版」所指為何呢?也許我們可以從文案中「青春是一頭神秘莫測的野獸」來談這次的戲。

  在上半場中,我們可以從導演在羅密歐身旁一群狐群狗黨的用心看出關於獸版的一絲端倪。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羅密歐貴族公子的瀟灑形象,王嘉明心中的羅密歐,其實就像是大多數十六歲青年一樣,有一群年紀相近的朋友,每天泡在一起,只對打架鬧事還有女人感興趣。他們肆無忌憚的開黃腔、打鬧、嘲諷看不順眼的人,這群年輕人像極了《發條橘子》中那群整日為非作歹的小混混,只是他們並不真的去做壞事罷了。我們看到了「獸」與「慾望」的大量連結,導演似乎想利用「獸」來詮釋還未受規範的年輕人們對於慾望追求的那種野性。

  在場景的運用上也有許多巧妙的設計,一開場有如音樂劇般的明快節奏便使人眼睛一亮,甚至讓人有些聯想起格鬥遊戲。導演在整部戲中配角的安排都相當具巧思,每個移動每個姿勢都成功的幫助了節奏和畫面的建立。舞會的場面也處理的相當有趣,在狹小的空間裡放進大量的人員並且以大動作的舞姿佈滿空間,製造出了彷若真的置身舞會中那種必須穿過重重人群才能發現目標的感覺,擁擠卻不落零亂,整個畫面的疏密程度拿捏得很好,而且勇氣十足。下半場將婚禮和喪禮佈置巧妙接合的設計很棒,有意無意的和劇情發展完成毫不突兀的連結,無論在氣氛上或節奏上,導演對於流暢度的掌握相當成熟,畫面的構圖能力更是讓人驚嘆,每個有著十多人的場景全都精美得宛如一幅畫,簡直不可思議。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進入劇本寫作技巧之前,先跟大家介紹劇本寫作的一般標準流程。通常我們在創作劇本時,是要經過故事大綱、分場大綱然後才進入真正的劇本,這個流程並不是絕對的,但這個流程可以幫助我們一步步建立起一個劇本所需要的細節。

  何謂故事大綱?其實故事大綱就是故事,把所有劇情中會發生的事情「按照時間順序」寫下來,就是故事大綱(也有人稱其為劇情故事)。先把劇情中所會發生的重大事件和情節轉折依時序寫下,可以讓你對於整個故事的發展有一個全面性的瞭解,在進入劇本時才不會又要應付角色對話又要思考情節發展。很多初學者大多會憑著一個畫面一個想法就開始動筆寫劇本,結果寫出來的劇本大多左支右絀東減西漏慘不忍賭。

  在寫作故事大綱的階段就將所有事件想好絕對不是丟出一個框框將自己限制住,而是提供一條脈絡讓你在創作劇本時有跡可循,包括分場大綱甚至是劇本,都是可以隨便做更動的。想寫出一個好劇本一定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劇本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所有的好劇本都是經過劇作家一修再修一版再版,苦心經營出來的。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狗比的戲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從聲名大噪進軍台新藝術獎的《惡了》,《第五號徵選者》,《山腳下人》到今天的《匡匡人‧硬著陸》,相信經驗老到的看倌都可以發現一條清晰的「狗比公式」。狗比建立出了屬於鬼娃的風格,對創作者而言是件好事,卻也是個危機。

  《匡匡人》講述一個犯罪集團「囚犯子」的故事,他們買低賣高不知從何而來的「匡匡人」從中牟利,但因上游供應商無端漲價,於是集團中的小弟不顧大哥的反對,決定尋找「匡匡人」的製造方式,為此他們彼此傷害,最後所有人都成了「匡匡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題材,但在我看來,卻很可惜的被玩壞了。

  首先是劇中關鍵環節「匡匡人」,這個意象其實非常強烈而且內涵豐富,我們不難想像出好像扭蛋一樣的玩具,或是之前殘酷的方塊貓,但裡面裝的卻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類。劇中對於匡匡人的用途說明是:可以當寵物、可以當玩具、可以當朋友、可以當情人等等等。如此看來,他們賣的匡匡人是一個替代品,你的人際關係中少了什麼,你就可以買個匡匡人補上。但在劇中這個可以處理人際之中極多議題的素材卻完全被浪費而扁平化了,它被簡化成了一個「需求」,就好像單單純純是件滿足慾望的商品,只是剛好它是人罷了。這個簡化使裡面所能蘊含的所有人性可能全數消失,使這個最應該可以刺入人性,刺入這個因資本主義而變調的世界的題材變成了一部單調乏味的俗爛戲碼。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劇很簡單,也很困難。這句話看在一般人眼中也許會覺得是有講等於沒說的廢話,但看在編劇同行眼中,應該心中都會有所認同。

  說穿了,要編一部戲容易,要編一部「好戲」困難。「好戲」又可以區分成兩種,編「好看的戲」容易,編「可以稱為藝術的戲」,極其困難。

  坊間許多教習編劇的工作坊容易流於一種通病,「鼓勵、觀摹、改報告」。他們會先鼓勵你編劇並不難,只要用心學習用心生活用心去寫用心體會用心檢討就可以功得圓滿。然後他們會發給你一些講義,也許是經典作品或講師的個人創作,教你一些基本的寫作格式,再放幾部電影,帶你賞析一番,放映的電影(發的講義)有好有壞,告訴你這作品哪裡好哪裡有問題。最後就是會要你交出一件作品出來(而大多數學生在每週一次的課程中根本交不出來),講師看過之後會對你的作品評析一番,用一些諸如「結構」、「節奏」等等玄妙的術語講得你有聽沒懂,能給你的建議還是用心學習用心生活用心體會,有良心一點的(某種意義卻沒良心的)會給你一些書單或電影單參考參考。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部比想像中好,但看完卻覺得不夠好的戲。

  因緣際會在一年多前便先讀過劇本,一直好奇這樣的文本會被如何呈現。當我在觀眾席選定位置坐下,看到舞台時,好想用力拍自己的額頭──我怎麼沒想到呢?黑色的舞台上只有一張筆直的紅色長椅,而四周地上則散落著白色粉筆。我光是想像演員拿著粉筆在地上塗塗抹抹就有種雞皮疙瘩的感覺,太聰明了。我好喜歡這個舞台這個安排。

  表演開始是一段小提琴獨奏,服務今天是母親節,提琴手先拉了一段與母親的偉大有關的曲子(曲名我忘了)祝大家母親節快樂,算是開了個好球。之後一段的小提琴獨奏,配上鋼琴配樂,也許想營造一個雙人舞的感受,但有點過長,而且感覺與之後燈亮演員開始表演是斷裂的,就顯得有些多餘了。這個多餘也出現在結尾的歌曲播放,暗場了好久才放(也許是在等演員回到台上,但歌曲的長度夠長,場上又是全黑的,為何需要等演員?),放到歌曲結束才燈亮謝幕,冗長得像是在打歌。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我往外走了。


  我希望被人看到。


cho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